中医治未病成群众健康守护神
发布时间:2017-08-04 10:37:42
“您容易疲乏吗?”“您口干口腻或睡眠打鼾吗?”“您容易精神紧张,情绪低落吗?”……7月25日,家住圣谕亭巷201号的钟作巧正在填写中医辨识表,免费进行“中医体检”。别小看这张“辨识表”,33个问题根据体质状态进行打分,再通过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短短几分钟,便可以分辨出气虚、气郁、阴虚、阳虚等9种体质,最终根据体质给出个性化的中医调养指南,包括泡脚方、茶饮方、经络养生方等,让健康做到有的放矢。
2016年,我区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以来,像体质辨识表这样的数十万份“健康问卷”飞进了街坊四邻、家家户户,一次关于中医治未病的“全民普及”正在我区的千家万户中展开。
为推动群众的就医全覆盖和健康全周期,振兴中医药事业,我区将“中医治未病政策机制创新”作为试验区建设主题,把更多资源投入到健康预防上,将健康关口前移,通过中医治未病让老百姓早知病、少得病、不得病。
医生正在为患者贴三伏贴。
建“体质档案” 为病人开个性化良方
“足不出户就能看中医,巴适得板。家庭医生上门诊疗、按时回访,为我们建立档案,健康状况清清楚楚。”7月25日,新都街道城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的中医师蒋宵,上门对88岁的钟作巧进行体质辨识。蒋宵一边询问健康状况,一边观察两颧、眼眶、面部光泽、唇色、舌象等信息,从肩颈到足踝等体查各部位酸胀或痛的反应,并依次记录。
“舌苔厚腻,肺热较重。食物以滋补肾阴为主,忌辛辣。保证充足睡眠,经常按摩足三里穴。”经检查,钟作巧为阴虚体质,蒋宵根据体质结果,为钟作巧现场开出了健康“秘方”。
长期以来,老百姓遇到身体健康问题,大多都是病急投医,没有一种良好的预防机制。“通过中医体质辨识分类,老百姓在明确了自己的体质类型后,可以根据该种体质的分类特性,把握健康与疾病的整体要素与个体差异,制定防治原则,从而选择相应的治疗、预防、养生、调理方法,进行‘因人制宜’的潜在健康问题干预措施。”蒋宵认为体质辨识是中医治未病非常重要的一环。
近年来,新都街道城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服务上了一个新台阶,像蒋宵这样的中医师,在10个家庭医生团队中都有配备。但在几年前,家庭医生大多为全科医生和公共卫生人员,中医师只有4人,资源十分匮乏。“家庭医生的服务对象中有很多是慢病患者,中医发挥健康、保健、养生作用,对于慢病治理和调养非常重要。”城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中医师在家庭医生团队中全覆盖,不仅有助于提升服务能力,同时让中医治未病理念得到了促进和升华。“通过家庭医生入户,现在很多老百姓都会根据自身体质,自己进行茶饮、膏方、食疗、起居、经络养生等调理方案。中医治未病已深入人心。”该负责人说。
资源下沉   区镇村享受“同质”服务
民间一句俗话叫“冷在三九、热在中伏”。在马家镇卫生院的“中医集中诊疗区”坐满了前来贴三伏贴的群众。医护人员现场制作药贴为市民敷贴,尽管忙碌却井然有序。正值“三伏”中的“中伏”时段,按照中医冬病夏治的说法,这是贴“三伏贴”的最好时机。
“三伏贴”是我国传统中医疗法,中医理论中三伏天是一年中天气最热时期,三伏天敷贴有助人体驱寒、风、湿等,帮助提升身体机能,对疾病可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马家镇卫生院院长嘉士健告诉记者,2016年以前,整个三伏天三伏贴敷贴人数大概在400人左右,现在随着中医治未病的普及,整个三伏天三伏贴敷贴人数已经超过千人。“整整多了3倍。”
与就诊人数显著增加成正比的,是中医诊疗设备、诊疗技术的同步提升。“2016年以前,当时院里有两台中药熏蒸机,会操作的人很少,群众使用率也不高。”不高的背后,是基层中医诊疗技术推广不力。“老百姓对于中医需求很大,能不能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至关重要。”嘉士健感叹。
红褐色的雕花木框,古色古香的宣传栏、展示板,干净整洁的中医经络检测室、中医科、治疗室等依次排列,电针、火针、熏针、针刀等针灸、灸疗设备一应俱全,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迎面而来。现在,像马家镇卫生院这样的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的中医诊疗区,在我区每一个镇街都可以看到。
优质中医药资源下沉带来的变化,让嘉士健喜笑颜开,“2016年以前,半年中医业务收入大概在8万元左右,而现在半年收入可达到30多万元。”数据提升的背后,是老百姓对于中医文化的认可,也是资源下沉,城乡共享同质服务的必然。
蒋宵正在为钟作巧进行穴位按摩。

患者正在使用熏蒸机。
增粉二十万  中医治未病深入人心
推进中医药供给侧改革,振兴区域中医药发展,不光靠公立医院,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同样功不可没。
中医养生馆、国医馆、中医诊所……眼下在我区,由各类社会资本打造的中医馆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区卫计局的统计显示,目前全区各类卫生机构617家,其中民营中医医疗机构有59家,已成为服务群众的重要力量。
装修考究的仿古环境散发文化气息,药香扑鼻;厅堂内,老中医坐在四方桌前把脉问诊……位于电子路与下南街交汇路口的德瑞堂国医馆,多年来要求每一位医护人员对于内部的名医导师均要行拜师礼。向导师行拜师礼不仅仅是一种仪式,而是有利于建立一套完善的师承体系,以实现人才培养。“一切手工技艺,皆由口传心授”这一中国工匠精神传承文化的精髓,也与德瑞堂多年来坚持学术传承拜师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德瑞堂医药销售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倪雪微表示,中医药文化的生存、发展、继承和创新虽略有好转,但依然令人担忧,“年轻人对中医药了解不多,认为中医药味道苦、药效来得慢。”让年轻人体会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他们对传统医学的兴趣,从而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承中医药国粹是德瑞堂一直坚持在做的事。
从公立医院到民营机构,不遗余力地推行中医药改革和中医药文化传承,这些努力,换来了一份漂亮答卷。
数据显示,目前我区共有中医医师733人,较2012年增加413人,增加比例130%。中医病床773张,较2012年增加272张,增加比例54%。中医事业费用占卫生事业费用总额比例逐年增加。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中医药设备、中医业务收入节节攀高。
仅区中医院2016年全院门急诊就达到466887人次,其中门诊423580人次,同比增长0.79%。全区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处方总数为1751170,门诊中医处方数为742406,中医药适宜开展技术人次为538514,分别较2015年同比上涨5.84%、13.51%、0.95%。据不完全统计,中医就诊人数较2012年“增粉”20万以上。
沐浴着改革的春风细雨,古老传统的中医药事业在我区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浏览量:4290
来源:新都融媒体中心 记者:赖涛
编辑:邱远华 责编:黄杨敏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