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让残疾儿童生活重见阳光
发布时间:2018-02-08 10:02:25
音乐课
平时,孩子口中一句简单的“老师好”是一句再正常不过的话了,但当这三个字从七岁的代琦口中说出时,蒲公英康复中心主任黄小英的眼眶却红了起来。代琦有着怎样的人生“奇遇”,是谁让代琦的心里再次充满阳光,我区代琦似的残疾儿童会和代琦一样迎来来之不易的健康吗?带着疑问,记者走进了我区残疾儿童康复中心。
康教结合“开口说话”梦成真
“老师好”,代琦的声音很小,但“老师好”三个字却字字清晰。在妈妈段钟梅的引导下,他对每一个曾经帮助过自己的老师都打了招呼。“几年前,他还是一个几乎不会用语言表达的孩子。”段钟梅说。
看着儿子能够主动、清楚地说话,段钟梅非常感动,回忆起来到蒲公英康复中心的历程,一切仿若眼前:“2014年,发现孩子可能存在语言障碍后,我带着孩子在区医院进行了初步的残疾筛查,之后确认为多动症与智障语言障碍。”段钟梅说,在区人民医院的转介下,她带着儿子来到了蒲公英康复中心。
代琦接受治疗的蒲公英康复中心,是依托于我区残疾儿童康复中心这个平台的社会机构,而我区的残疾儿童康复项目也在2017年被广大市民评为十大为民办实事优秀工程项目之一。
“康复中心每天8点40分开放,下午5点关闭。孩子在这里学习语言认知,学习社交。”段钟梅说,“治疗的时间相当漫长,但老师们一个发音、一个字地教导,从不嫌麻烦。”
据了解,康复中心的每一个孩子的病情都不同,老师们首先会对孩子做一个包括感知觉、认知、社交等8个方面的评估后,再针对孩子缺失的方面进行治疗与辅导。设置的课程既有一对一的语言课程,还包括了游戏、精细动作、音乐、语文、数学这样的小团体课程。
段忠梅介绍说,经过3年“康教结合”的治理后,代琦的病情有所好转,并于去年9月1日在我区谕亭小学就读。
“虽然不能完全恢复到正常孩子的水平,但如今能够进入学校学习已足够让我惊喜了。”段忠梅感叹。
低费高补 儿童康复不愁钱
“我们康复中心主要是针对2到9岁患有自闭症、智力障碍、发育迟滞、多动症等精神类残疾的孩子。这些疾病,都是由于孩子脑神经发育不良引起的。”黄小英解释。据黄小英介绍,这种疾病必须采取抢救性康复的方式,尽早发现、尽早治理。康复中心年龄最大的孩子也只有12岁,而像代琦这样的孩子,康复中心目前有45个。
蒲公英康复中心的楼上,是同属于区残疾儿童康复项目的星星小儿脑瘫康复基地。在这里,有40个脑瘫儿童在进行康复治疗。
“去年全区一共救助了60个脑瘫儿童,除了少部分在温江的‘八一’康复中心,大部分脑瘫儿童都是在我们这里接受治疗。”星星小儿脑瘫康复基地负责人王勰说。
王勰介绍,神经类残疾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并且价格较高,但是与其他区县相比,我区对于这种带有神经类残疾儿童的家庭的补助,是高于成都市补助标准的,且治疗费用偏低。
据区残联康复维权科科长许昌琼介绍,目前我区对于脑瘫、智障、听力障碍的家庭补助达1800元/月,康复中心每月的治疗费用差不多就是1800元,而成都市内同水平的康复中心多数月治疗费在万元左右。“在我区残疾儿童康复中心接受治疗的大部分孩子的治疗费都直接可以用政府提供的补助抵消。除此之外,残联还为残疾儿童购买了基本医保,针对个别一户多残的家庭,民政部还会提供低保保障。”许昌琼说。
小贴士
0至6岁是残疾儿童康复的黄金时期,是一项抢救性的工作。而错过这个黄金时期,效果事倍功半,可能再难康复。抓好6岁前残疾儿童的康复工作,将会改变他们的一生。
数据播报
2017年我区残疾儿童康复项目救助统计:
听力残疾儿童:为1名儿童植入人工耳蜗,为1名儿童适配助听器,为9名儿童开展康复语言训练,救助经费13.37万元。
为31名智障残疾儿童和21名精障残疾儿童开展康复训练,救助经费91.41万元。
为60名脑瘫残疾儿童开展康复训练(其中为1名脑瘫儿童实施矫治手术,为38名儿童适配辅助器具),救助经费114.04万元。
为32名肢体残疾儿童发放儿童轮椅,救助经费2.061万元。
浏览量:4487
来源:新都融媒体中心 记者:刘正川
编辑:邱远华 责编:黄杨敏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