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卫生防病知识要点
发布时间:2018-07-13 14:32:11
洪涝灾害发生后,由于饮水饮食卫生状况恶化、环境污染、病媒生物孳生、人群接触机会增加及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影响,容易发生各种传染病特别是肠道传染病、虫媒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经密切接触的传染病,做好这些疾病的防控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不喝生水
洪水中含有大量的泥土、腐败动植物碎屑、细菌或寄生虫,即使用肉眼看起来很干净的河水、山涧水、井水、泉水或湖水,也有可能已被动物粪便、有机或有毒化学物质等污染,直接饮用非常危险。发生洪涝灾害,尽量喝开水在有条件的情况,最好只饮用瓶装水和桶装水。在因缺水危及生命不得不饮用生水的情况下,必须按照说明书标明的比例,用明矾和漂白粉(精片)澄清、消毒,至少煮沸5分钟后,方可饮用。
2.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
动物肉类腐败变质后产生的肉毒素等会严重威胁生命,切忌食用。来历不明的禽畜可能死于传染病,不可加工食用,最好深埋处理。
3.注意环境卫生
洪水过后,环境中的垃圾较多,应尽快清理,集中堆放,避免污染水体。随地大小便不仅会污染水源,还可能造成苍蝇大量孳生,传播甲肝、痢疾、霍乱等肠道传染病。感染血吸虫病的人和动物粪便中含有血吸虫病虫卵,随意排放,有可能引起血吸虫病的传播流行。
4.预防皮肤溃烂和皮肤病
避免手脚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尽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人体皮肤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会引起皮肤溃烂、感染等严重后果。下水劳动时,应每隔1~2小时出水休息一次。
5.做好防蝇防鼠灭蚊工作
苍蝇是甲肝、霍乱、伤寒、痢疾等传染病的主要传染源,老鼠体内含有流行性出血热病毒、钩端螺旋体和鼠疫杆菌等,蚊子是乙脑、疟疾、登革热、丝虫病、黄热病等传染病的主要传染源。在洪涝灾害中,人与蚊蝇鼠等接触的机会增多,应加强杀灭工作。
6.如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皮疹等症状,要尽快就医
发热、呕吐、腹泻和皮疹可能是严重传染病的早期信号,洪涝灾害期间,一旦出现这些症状,要尽快就医。
7.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尽量不接触疫水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人和动物通过皮肤和黏膜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而感染。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四川、云南等7省部分地区仍存在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应谨慎接触野外水体,下水生产劳动时应穿戴胶靴、胶手套、胶裤等防护用品或涂抹防护油膏。如已接触疫水但未采取防护措施,应主动去血防部门检查,发现感染应尽早治疗。
浏览量:4429
来源:区卫计局
编辑:邱远华 责编:黄杨敏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