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您了解吗?
发布时间:2019-01-04 09:49:39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群健康。流感病毒容易变异,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可发生暴发疫情。对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的危害尤为严重。
一、病原学
根据病毒核蛋白和基质蛋白,分为甲、乙、丙、丁(或A、B、C、D)四型。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
流感病毒抗原性存在两种形式的变异方式,即抗原漂移和抗原转变。发生抗原漂移的流感病毒可再次感染先前已获得免疫的宿主,进而导致流感的反复流行,即季节性流感。抗原转变仅发生于甲型流感病毒,可产生新的亚型。如果发生抗原转变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具备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能力,由于人群普遍缺乏免疫力,即可致流感大流行。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都有传染性。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通过上述途径感染。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相应亚型的流感病毒感染。
三、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一)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2-4天。
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
儿童流感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与成人相似。儿童感染乙型流感,部分以呕吐、腹痛、腹泻为特点。与成人相比,儿童流感的发病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更高。
婴幼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新生儿流感少见,但如患流感易合并肺炎,常有脓毒症表现,如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
儿童感染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喉炎、急性中耳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较成人常见。
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
重症病例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
(二)并发症
1.肺炎
肺炎是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流感并发的肺炎可分为原发性流感病毒性肺炎、继发性细菌性肺炎或混合性肺炎。流感起病后2-4天病情进一步加重,或在流感恢复期后病情反而加重,出现高热、剧烈咳嗽、脓性痰、呼吸困难,肺部湿性罗音及肺实变体征。
2.神经系统损伤
神经系统受累包括脑炎、脑膜炎、急性坏死性脑病、脊髓炎、吉兰-巴雷综合征等。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感染流感病毒后有可能发生Reye综合征。
3.心脏损伤
心脏损伤不常见,主要有心肌炎、心包炎,重症病例可出现心力衰竭。
4.肌炎和横纹肌溶解
主要症状有肌痛、肌无力、肾功能衰竭,血清肌酸激酶、肌红蛋白升高、急性肾损伤等。
5.脓毒性休克
表现为高热、休克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等。
四、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
下列人群感染流感病毒,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应给予高度重视。
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年龄≥65岁的老年人;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肥胖者[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大于30,BMI=体重(kg)/身高(m)2];妊娠及围产期妇女。
五、预防
(一)疫苗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建议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免疫接种。10月底前未接种的对象,整个流行季节都可以进行接种。
(二)一般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主要措施包括: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
浏览量:3828
来源:区卫计局疾控中心 记者:香见客户端
编辑:邱远华 责编:黄杨敏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