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论艾芜精神 共话文化中国
发布时间:2019-06-14 13:58:37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艾芜以代表作《南行记》首创“流浪小说”书写,开拓新文学创作“边地文学”题材领域的先河,被认为是中国新文学史上流浪文学的开拓者之一,艾芜也以此获得“流浪文豪”之誉。
6月11日,在“纪念艾芜诞辰115周年暨‘艾芜与文化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的学者和专家,从艾芜的文学作品出发,对其笔下的流浪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多层次精神世界,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
为什么要发掘艾芜?为什么要研究艾芜?为什么要纪念艾芜?与会学者和专家一致认为,因为艾芜有很多令人着迷的地方,艾芜文学世界及其价值意义,有继续深化和拓展的空间,应该用新的评价来认识艾芜在现代文学中的地位。重新定位艾芜,发掘艾芜,是一场与先贤跨越时空的对话,是一次文字与精神的碰撞,也是对艾芜与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以及他行走开拓的“南丝路文学”致敬。
嘉宾合影
碰撞艾芜文化精神内涵
“人应该像河一样,流着,流着,不住地向前流着;像河一样,歌着,唱着,笑着,欢乐着,勇敢地走在这条坎坷不平、充满荆棘的路上。”这是艾芜的人生写照,更是艾芜精神的诠释。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艾芜以代表作《南行记》首创“流浪小说”写作方式。鲁迅、郭沫若、茅盾等名家以及各种版本的现代文学史和现代文学研究论著,都给予艾芜作品很高的评价。
“南行”已成为一个特殊的词汇,不仅载入了中国现代文学史册,也融入了广大读者的心中,成为艾芜留给时代的一笔非常丰厚的精神文化财富。
从成都到缅甸,无论环境如何恶劣,一路上艾芜始终带着书、纸和笔,以及一个用细麻绳吊着的墨水瓶,在小客店的油灯下、野外山坡上,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对于艾芜的“流浪”,研讨会也给出了全新的理解,艾芜的“流浪”,并非普通意义的流浪,那是精神世界的“漂泊”。
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中文系教授王一燕对“流浪小说”进行了详细的解析。“艾芜写的都是下层人民非常实际的生活,他从那个角度来看世界、看生活、看人生、看人的本性。”王一燕认为,“艾芜的‘流浪’,是体现在他文字里更普遍、更广阔的对生命的悲悯。”
四川大学教授周维东认为,艾芜“流浪小说”的伟大,在于他塑造那些处于底层,沦落为小偷、强盗,但还要坚强生存下去的人,是对人生、对世界的思考和探索。“他是一个用生命来书写自己的人,他的《南行记》指向一个目标,就是超越一切,像钢铁一般生存。”西南交通大学教授段从学如是说。
流浪是对故乡更深情的眷恋
“春来菜花黄,金秋稻谷香,小溪叮咚响,伴我去南方,去南方去南方,那里天高地又广……”一曲以《南行记》为灵感创作的歌曲《去南方》,将思绪带回到艾芜南行前美丽的故乡原野。
115年前,也就是1904年6月20日,艾芜出生在清流镇,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故乡”是艾芜作品中重要的主题,他的足迹遍及东南亚和大半个中国,一生未改的是那浓重的乡音。
流浪,是艾芜的关键词,也是他人生最鲜明的烙印。但他的精神本里,却一直是故乡。
成都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张建锋认为,故乡的原野,对于艾芜刻骨铭心,终生难忘。“艾芜书写故乡的小说可以与《南行记》并列,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开发价值。”张建锋表示,《我的幼年时代》《童年的故事》《丰饶的原野》等是艾芜“回忆录”式的小说,其中真实的环境,真实的民俗风情,真实的人和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流浪在外,乡音未改,足见艾芜对故乡的眷恋。
“艾芜故乡小说中的风俗、风情描写,可以成为艾芜文化的呈现内容。硬件打造,也可以借鉴艾芜故乡小说的描写,进行景观、场景、情节、人物的再现。”张建锋说。
在参观位于清流镇翠云村的艾芜故居时,张建锋仔细观看了艾芜的大量手稿、作品和相关书信往来,并被“陈列室”的一双草鞋深深吸引,“一双草鞋作为‘呈堂证供’,南行之路的荆棘和坎坷不言而喻,可他还是执拗着,一路走下来了。所以,他是艾芜,不是别人。”张建锋感叹,“在艾芜故居,隔世离空的探寻,能找到文字的起点,追念文字的精神。”
凝练独特文化气质
“一个人已经出生115年了,创作年代将近100年了,还有人来研究他的作品,为他所倾倒,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艾芜这个作家被接受、受欢迎的程度非常高,但是,这么一个令人喜爱的作家,我们要表达对他的理解,把他纳入文学史的讲授,书写脉络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很多困难。”西南交通大学教授段从学一语道出研究艾芜的困惑。研讨会的意义在于,要重新理解艾芜,找到与艾芜“对话”的切口。
四川大学教授张放直言,再次研究艾芜,要看到其突出的吸引力。“在20世纪人类实现世界性、现代性的背景中,艾芜无疑是独特的,‘南行’走到哪个地方,都在向往世界,向往明天。”张放感慨。
韩国东亚大学教授金龙云坦言,韩国人的艾芜研究始于1998年,起步较晚。艾芜在南行流浪的过程中,所体会到社会层次的差异化,形成了难得的经典,他希望中国学者们对艾芜的小说给予全新的价值评估,为韩国评论界提供更有意义的支持和依据。
新都是南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艾芜南行游历的起点,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金龙云认为,“一带一路”既是《南行记》的完成,也是迎合21世纪的转换。为此,党和政府有必要关注文学艺术在国际关系中的疏离,寻求超越国境界限的解决方案。“唯有如此,方能令艾芜的《南行记》惊叹。”
当天晚上,四川大学雷雨话剧社改编的话剧《南行记》在新都一中上演,75分钟的演出,受到观众一致好评。看完话剧,有观众感慨地说:“千帆过尽,艾芜笔下写出的那个穷困的世界里,仍于字里行间透出温情、悲悯,因为他不再是个局外人,他就在局中。局外人可以冷眼旁观、抒发感情,局中人却只有常含热泪、互相体谅。”
搭建平台让文化传承创新
人们常说,一个城市应该有现代化,但一个城市更应该有烟火气和文字的温度,因为现代化容易,而文化的温度同样重要。
区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指出:要突出人文价值,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新都特色文化,构建现代文创产业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塑造城市独特韵味。文化,正成为新都的一张闪亮名片。
新都文化底蕴深厚,涌现了许多成就卓著的文化名人:杨升庵、费密、吴虞、艾芜、袁珂……,其中有流浪文豪之称的作家艾芜,更以超过1000万字的文学著作,铸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高峰,让世界瞩目。
新都是艾芜的故乡。近年来,我区大力推进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持续推进艾芜文化研究工作。位于清流镇翠云村的艾芜故居已于2014年11月对外开放,并被成都市政府列入首批成都市名人故居保护名录,是成都市首批文化地标之一。成立艾芜研究学会,先后出版了《艾芜故里明珠清流》《艾芜研究》《艾芜资讯》等,并成功举办“文化名家看四川——走进新都清流”文化交流活动。截至目前,已累计接待参访游客超过40万人次。
据悉,下一步,我区将持续开展艾芜文化研究工作,搭建艾芜文化研究和交流平台,以“文创+艾芜”为主体,创新打造艾芜乡愁文化片区,让艾芜文化在新时代展现新的文化魅力。
精彩发言
中国作家协会创造研究部:
回望百年新文学的发展历程,艾芜是新文学历史上极其独特的作家,其独特的思想、精神以及语言方式与时代发生着深刻而有效的互动,这是留在历史深处又抵达了未来的真正作家。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何锡章:
艾芜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到今天,其作品获得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爱,也得到学术界越来越深入的研究。同时,在新都区清流镇政府的努力推动之下,艾芜故里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在成都传承的一张文化名片。艾芜故居的建设与宣传,为同在成都的巴金故居、吴虞故居等中国现代文学遗迹的保护与传承,树立了高标准的榜样。
四川大学副校长晏世经:
艾芜先生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坛的无可替代的重要作家之一,也是最早把西南边疆地区下层社会的风貌带进现代文学创作中来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对五四以后的新文学创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浏览量:3897
来源:新都融媒体中心 记者:赖涛
编辑: 责编:黄杨敏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