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木泉的新使命——翠云村
发布时间:2019-07-10 10:47:00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新纪元。201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们将共庆中国传奇。70年风雨兼程,70年漫漫求索,70年卓越辉煌,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70年历史,描画出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严治党的壮美时代画卷。
70年征程,困难有之,经验有之,探索有之。回顾70年奋斗史,我们传承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借鉴发展路上的先进成功经验,我们探索新的时代背景下的高质量发展路。
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这一伟大时刻,本刊特别推出“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专题报道,去关注70年中新都农村、城市的深刻变化。一个个故事,一句句肺腑之言,一张张画面,展现出70年历程中的新都经验、新都故事、新都传奇、新都创举……敬请关注。
修沟掏渠改善灌溉
踩水车成了回忆里的风景
“清澈见底的泉水,鱼儿在水里嬉戏、畅游。翠云风光迤逦,历史文化底蕴丰富。”这是对清流镇翠云村乌木泉的真实写照。乌木泉,在清流镇的积极打造下,如今已成为名气响当当的一个乡村旅游景点。
然而,谁曾想到这口泉水曾是当地百姓农业生产和饮用水的源头。
时间追溯到清朝光绪年1月(1875年),当时的农业用水极度困难,到处兴建车房,或用马(牛)、人工踩车获取水源以灌溉,确保农业生产。到了清朝宣统(1909年)年间,农民反靠车房取水,当时的车房遍布多处,按照现在的组来说,每个组都有10余处。翠云村也不例外,天然泉眼加上人工开凿的有廖家泉荡、肖家泉荡、乌家泉荡等大大小小二三十处泉水荡,小的有一二分田大,大的足足有一亩多。
当地人世世代代靠踩水车提泉水灌溉、饮用,甘之如饴。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多年地下水资源已不济农业生产,当地于1952年成立农协会、互助组,全民大兴水利设施建设,同年政府毅然决定改造都江堰,实施引水工程。
引水工程是项造福万民的利好工程,当时翠云村村民也有不少参加了工程建设。没去都江堰的村民就在村里改善村子附近的河道沟渠。“一筐一筐的石头肩挑背扛,老人妇女都出动了。”翠云村的老党支部书记肖开成回忆说,“自从都江堰引水工程完工,加上村里的七支渠修好后,我们这里就基本结束了踩水车提水灌溉的历史,实现了自流灌溉。”
村里实现自流灌溉后,农田灌溉问题得到了解决,再也没人愿意费力地去使用踩水车,一座座踩水车逐渐被拆除,退出历史舞台。乌木泉与其他泉水荡一样失去了农业生产功能,而且不少还被直接填平还耕了。如今,在翠云村看不见一个踩水车的影子,只在清流镇广泉村的一处农家乐里能看见当年曾使用过的一座双车坊。不过,这座双车坊也只是个景点,没有了当年的农业生产用途,成为了勾起人们当年记忆的一道风景。
几十年来,七支渠作为当地重要的灌溉渠,得到了村里人的高度重视,村里每年都会派人清掏沟渠。2003年,村上再次对该渠进行了一次大的整修,不仅挖深了渠道,而且还在两岸用水泥和石头修了堡坎。七支渠,一年四季水量充沛,成了村里“水脉”担当。
从承包土地到土地确权
农民腰包一年比一年鼓囊
“住了几十年土砖房,那时候哪能想到现在住的会是小别墅?”出生于1945年的段志安,是土生土长的翠云村人。虽然生在旧中国,却长在红旗下,切实感受到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发展变化。
1950年,段志宏家分到了原本地主家的四间房,其中三间为土砖瓦房,一间为土砖草房。这对于段志安一家来说,已经是极好的安身之所。1969年,段志安结婚后,父母将草房分给了他。隔年,大儿子出生,段志安自己建了一间红砖房,又买了自己弟弟的一间旧瓦房。此后几十年,段志安一家就在这三间房子里过起了安稳的生活。
1982年,翠云村在全国包产到户的春风下,也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按照计划,段志安家承包了5亩多地。有了自己的土地,段志安的日子开始有了奔头。每天起早贪黑地在田地里耕作,花上了全部的心思和力气。“头一年,我们家的水稻就达到了亩产900多斤,可把一家人高兴坏了。”段志安想起当年丰收的场景还记忆犹新。他说,“我记得七几年的时候,我们这里的水稻亩产是600到700斤,提的口号是向800斤奋进。”
除了种植水稻,段志安也种植一些辣椒、茄子、番茄等经济作物,拿到市场上换些钱。当时的翠云村只有两条路,一条通往清流镇,一条通往彭州市竹瓦镇。其中通往清流镇这条,因为被铁路挡住了,所以每次去清流镇街上卖菜,段志安不得不翻越铁路。“刚开始是担着箩筐去,后来买了自行车又用自行车驮着去,再后来家里买了摩托车驮菜买,不管怎样,翻越铁路真的太麻烦了。”段志安说,“虽然累,但是想到这样能给自己家人更好的生活,也很开心。”
1994年,段志安的大儿子结婚,他用自己在土地上辛苦赚来,攒了十几年的一部分钱,买了两间生产队的砖房给大儿子做婚房。又过了几年,二儿子结婚时,攒够钱的段志安终于在村里买了一块地,盖了一栋三重三的“小洋楼”。看着新房,段志安心里美滋滋的,不过一辈子节俭惯了的他却没有搬到新房里与二儿子同住,而是和老伴依然住在以前的三间旧房子里。
2009年,农村土地确权后,段志安拿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土地的市场价值很快得到了体现。他家的地全部流转出去种了果树。从土地里解放出来,段志宏的二儿子专心在镇上开了一家小餐馆。由于经营得当,收入颇丰。前年,二儿子拆除了小楼房,盖起了5室3卫2厅的小别墅,并把两位老人接到别墅里安度晚年。
“如果不是新中国,像我这样的农民,一辈子都不会有这样的好日子。”一天一天红火起来的日子,让段志安心里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恩。
在翠云村,大部分村民都过上了像段志安一样的好日子。翠云村村主任许多琼介绍说,翠云村总耕地面积为3023.54亩,目前已流转出去1842.5亩,村内不仅有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还有专业的农业公司;既种粮油,又种果蔬,还有中药材。如今的翠云村民几乎家家都买了小汽车。
乘着乡村振兴大船
边远村也走起乡村旅游路子
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翠云村实现自流灌溉后,村里的大小泉水荡就失去了以往的灌溉功能。为了扩宽村里的耕地面积,这些泉水荡被逐一回填。
乌木泉因为是天然的泉水荡而被保留了下来。住得近的村民就在泉水边洗衣洗菜,并且打乌木泉水回去做生活用水。直到上世纪80年代钢管井的盛行,家家户户都装上了钢管井,从自己家里就能打水用。乌木泉彻底“退休”了。 虽然失去了“工作”,但是乌木泉水依然“青花亮色”,朝朝暮暮吐纳活水。
几十年风云变幻,大部分翠云村民都早已忘记了曾经这口热闹的乌木泉水。2013年,在清流镇整体旅游发展规划下,乌木泉开始被打造成一个景点,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回归到人们的视野。当地政府不仅在乌木泉边修了一个小池塘,还建了一座供游人休息的仿古凉亭。同一年被打造的还有位于翠云村的艾芜故居。故居在原来老屋位置重建,由著名诗人流沙河题名。草亭、水碾、泉眼……传统川西民居风格的建筑,较为准确地还原了原貌,并且得到艾芜后代的认可。故居同时也是陈列室,陈列了艾芜多年来的作品、照片、手迹等。至此,天然生态的乌木泉和书香人文的艾芜故居成了翠云村的两大特色景点。
2017年,乡村振兴的春风吹向了全国,我区积极响应,认真落实。翠云村人更是感受了新一轮的乡村发展契机。
“我们这里没有山没有林,但是我们有灵动的水和思乡的人。”许多琼对翠云村的未来充满希冀。她信心满满且颇为自豪地说,“乡村里的生态本底就是我们的优势资源。”
去年,翠云村引入华夏超艺传播有限公司发展文创创意产业。该公司在乌木泉边打造了名为“笙活”的休闲餐饮娱乐场所,建起了稻田时光艺术基地,并且在今年3月成功开展了时光艺术笙活节。该公司的负责人介绍说,他们将规划5.1公里乡愁行走环线,推出“民俗+文创+行走”特色购物体验,借文创盘活翠云村资源。目前,该公司正在翠云村里打造两处民宿,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深度乡村游体验。
家住乌木泉边的村民宁顺贞一家应该是当地最直接的景点受益者。去年,看到商机的宁顺贞购进了50多把竹制椅子、13张木桌、4台机麻,在家里搞起了茶铺生意,顺带还卖点小零食和小玩具。“这里来的人越来越多了,周末的时候车子都停满的,我们家后来又买了30多根塑料凳,人多的时候还是不够用。”宁顺贞满脸笑容地说,“要说还是国家和党的政策好,现在在家就能和老伴做点小生意,也不出去打工了。我们茶钱便宜,但多的时候也能挣个两百多元一天,加上我们的养老保险,完全够用。”宁顺贞说,现在乌木泉很受大家欢迎,就连成都、彭州的人也会专门开车来打水喝。
如今的乌木泉,在清流镇的积极打造下,已成为名气响当当的一个乡村旅游景点。
如今的翠云村,蓝天飞鸟倒映泉中,闲人逍遥乐于林下,俨然已变身成城里人的“诗和远方”。
 
浏览量:4380
来源:新都融媒体中心 记者:黄静
编辑:邱远华 责编:黄杨敏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