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连升三级】——石桩村
发布时间:2019-07-12 10:51:52
15年前,石桩村还属于青白江区龙王镇。2005年5月,成都市主要领导在视察石板滩镇及青白江区龙王镇、龙泉驿区黄土镇后,将青白江区龙王镇新谊村、双柏村、黄果村、园林村、石桩村、长林村、合兴社区和龙泉驿区黄土镇回龙村、金三角社区共7个村2个社区划归新都区石板滩镇管辖。
区划调整后的15年,石桩村高速发展。从新都产权改革第一村的1.0版本升级到依靠玉米产业拉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全市典型2.0版本,再升级到如今的乡村振兴势头下的一三产融合的产业结构调整的3.0版本。石桩村这个边远的传统农业村的15年,折射出近15年新都乃至成都农村的发展历程。
1.0版本:产权改革第一村
全市首个土地流转合作社诞生
沿着宽敞的新石路进入石板滩镇,再穿过人来人往的合兴市场,采访车在不算宽敞但还通畅的沥青村道上开了近半小时,便到达了新都东部最边远的村落之一——石板滩镇石桩村。石桩村,如同她朴实的名字一般,宁静而祥和。
然而,宁静之下,波涛激荡。新都区全面推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的浪潮,在这个小村庄发端。石桩村,这个曾经被戏谑为新都东部的“西伯利亚”村,如今站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风头浪尖。被关注的除了它特殊的地位外,还有2009年石破天惊在该村诞生的土地流转合作社。
因为不会别的手艺,石桩村5组村民钟青全十多年来没有选择外出打工,而是长年在家种着4亩多地。他家的承包地共7块,好田差田坡地都有一些,七零八落分散在村头村尾,一年能有近3000元的收入。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2009年9月13日。
当天,钟青全接到通知,到村上开会。到了村委会坝坝会现场一看,会标上写着“石板滩镇石桩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动员暨培训大会”。
开完会,钟青全隐隐觉得,日子要起大变化了。现场主持的时任镇党委书记邓志发说的那几句话老是在耳边盘旋。
“把土地、房屋的权利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可以集中经营,创收致富。都江堰农民在山边种猕猴桃形成产业了,有人管理、有人提供技术。以前是几角钱一斤,去年是8元钱一斤。”
“有了产权,可以抵押贷款来继续发展。双流的豌豆尖,卖到了国外是100元一斤,而我们本地是两三元一斤,这就是集中经营的效果。”
回家后,钟青全开始惊奇地审视自家的几亩地,“通过产权制度改革,真能点土成金?”翻看着领回的一叠产权制度改革资料,钟青全似乎看到了一番别样的景致。也许还有点模糊,但钟青全很肯定“这是件好事,能让农民致富的好事。”
2009年10月10日,钟青全和5组还有4组的92户村民在全村率先领到了各自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2009年11月20日,石桩村6组村民杨翠根开始翻整自家土地。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他不仅要把按要求把核桃幼苗栽种到自家耕地里,还要和其他几位村民一起将几百株核桃苗栽种到周围10多户农户的40亩丘陵地中。
变化的起因缘于土地确权后杨翠根等8位农民的一次大胆尝试:将本村5个生产组中300户村民的闲散承包地,集中到一起,村民以土地入股方式成立了石桩村土地流转合作社。从10月份的酝酿,到11月初的筹备,再到11月中旬在新都的产权交易所挂牌流转再到现在的栽种,杨翠根悬了半年多的心,终于踏实下来。
杨翠根回忆说,当年那个时候合作社的营业执照还在办理时,他已经在为自己设计名片了,记者看到了当年的名片小样。
名片的正面写着他的头衔:新都区石板滩镇石桩村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理事会主任;背面是合作社的业务范围:为社员提供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统一采购社员所需的农业生产资料,组织社员种植农作物、林果,养殖畜禽,销售社员产品。
小小的名片承载着杨翠根的全部希望。他并不知道,自己和其他7名农民当初的选择不仅开创了全市首家以“农村土地流转”命名的专业合作社,也预示着一种全新的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在新都生根发芽。
村干部和业主探讨花椒销路
2.0版本:玉米节撬动品牌建设
饲料玉米生产地升级为鲜食玉米种植区
2014年6月10日,石板滩镇首届“金玉满滩”鲜食玉米采摘节在石桩村村启动,大片成长的甜糯玉米吸引了大批当地居民和成都市民的眼球。
据有关史料记载,康熙年间,数万福建人迁居到石板滩,三百年来,客家人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长,世代传承。迁徙而来的客家人以玉米种植为主,尤以石桩村种植面积最广。
玉米采摘体验、玉米烹饪比赛、坡地自行车骑游、村落风情摄影……在石板滩石桩村开幕的首届甜糯玉米采摘季上,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游客们与热情好客的石板滩人共同感受了收获的幸福和喜悦。“从来没那么热闹过,没有想到会有那么多城里人开着车到我们石桩村耍。”时隔5年,旺明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林旺明还能兴致勃勃地描述当年的热闹场景。而在此前,这一片区由于地区偏远,经济实体发展弱,甚至不为新都市民所熟知。
2013年以来,石板滩镇紧紧抓住省农科院与区政府的“院区合作”机遇,在合兴片区大力推进甜糯玉米规模化、标准化种植,通过合作社与省农科院“双轮驱动”的紧密联系模式,以合作社为纽带,将农业生产者和农业技术专家联结起来,通过首届石板滩玉米节,把资源优势转化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优势,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乡村自然风光为特色,以农事休闲体验为主题,拓展“农业大镇”新的发展空间,打造集居住、休闲、旅游、观光、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成都周边生态的游览度假胜地。
因为节庆加乡村旅游的拉动,石板滩镇甜糯玉米种植面积快速扩大,产景一体从“规模种植”到“金玉满滩”效应开始出现。
“普通玉米,脱粒的干籽,每斤只卖1块钱,刨除成本就不剩什么了;而种甜糯玉米,连苞叶带棒棒,每斤卖2块。按照亩产2千-3千斤来算,加上一季优质水稻、一季蔬菜,可以轻松实现‘千斤粮万元钱’。”石桩村种植大户林旺明说。
在这之前的石桩村,土地确权后除了种植大户和特色种植的业主流转土地进行规模经营外,石桩村的村民大多依然保持着大春种水稻、小春种蔬菜或者麦子和油菜这样的传统耕作方式;玉米节之后的石桩村,实行一季玉米一季水稻一季蔬菜和两季玉米一季水稻的耕作方式。通过耕作方式的改变和耕作作物的变化,石桩村村民的收入大大提高了。两年前,一亩田年均获利2千多元;两年后,一亩田年均获利8千多元。
“南方的早熟玉米在上市时间上错开了北方的上市高峰期;广东的三季玉米主要供应当地和港澳市场,唯一有销往成都的外省早熟鲜食玉米来自云南,但由于长途运输,影响品质,商品性不如本地的。”林旺明介绍,石板滩镇连续三年举办鲜食玉米节会,各大经销商上门收购,供应成都市场并不愁销售。
从2014年到2016年,石板滩镇连续三年在石桩村举行了鲜食玉米节。2016年,在粮经复合甜糯玉米高效农业技术研讨会上,石板滩镇被省农科院授予粮经复合型甜糯玉米产业化技术示范项目,作为“院区”科技合作的核心内容之一,经过6年努力,探索出“科研单位+公司+合作社+基地”的新型农业科技发展模式,一、三产业互动休闲农业模式,助推了新都新型都市农业发展。
3.0版本: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成都演艺“音乐公社项目”落户石桩村
但是玉米产业的发展在2015年下半年受到重创。当时关于玉米品种涉及转基因的争论在全国范围扩散,尽管有各级专家和研究机构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出门辟谣科普,但受全国舆论的影响,石桩村的鲜食玉米从最开始上市的零售价5元一斤到最后每斤8角钱都没人收。“我们整个村种玉米的元气大伤,包括我自己。”村支书林旺明告诉记者。2016年开始受消费市场影响,相关农户也调整种植品类,玉米种植面积从最初的2000多亩锐减到现在的几百亩,“船小好调头。”林旺明说,小规模种植可以最低限度地降低市场风险,当然,肯定没有规模效应那样赚钱,稳着走就好。
玉米种植调整出来的土地,村里选择洽谈了一些有经验的业主进行土地流转,进行特色种植。在石桩村,记者看到汉源人胡世荣租地40亩种的花椒正在大面积采收,每亩千斤的产量和每斤9元左右的批发价让老板笑开了花;柑橘“不知火”种植的面积有500亩,10月之后将采收;无花果、李子也有几百亩的种植面积;种植蒲公英、应季蔬菜等家庭农场的产品也正在丰收季节。
开心的不仅有业主,还有村民。业主多,帮了这家帮那家,上午剪花椒,下午就去果园梳果割草,一天可以挣两份甚至三份工钱。勤劳的村民每月最高能有3000多元到4000元收入。
当然,这还不是最让石桩村兴奋的。成都演艺集团的音乐公社项目签约落户石桩村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2018年5月31日,成都演艺集团与新都区人民政府在新都举行“石桩音乐公社项目”签约仪式。
据了解,石桩村音乐公社由成都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打造,该项目拟在石板滩镇石桩村创建以音乐会+演唱会产业、影视文创产业、全球房车旅游基地产业、农村景观体验旅游等综合型休闲创意的新经济模式。以音乐影视文创为核心,串联多产业复合发展的国际音乐小镇项目,将以建设三大核心,五大产业为基准点,形成专业的音乐输出和输入端口和八大自产音乐IP。
首期试点用地533亩,以音乐文化、唐文化、大地景观为亮点的创意农耕文化作为支撑,打造以文化艺术、绿色生态、生活体验为主题的新型田园综合体音乐小镇。同时利用农业+音乐+文旅+影视制创的综合开发模式,打造一个独特的音乐农庄,形成全新的音乐生活方式。此项目将全面提升新都区文创产业功能,“打响‘乐创新都’城市品牌,做强天府文化音乐文创中心”的战略目标。
同时,“石桩村音乐公社”将作为面向国内外用户订制各类音乐会的专业机构,分别由成都演艺集团、亚洲演艺集团等60余家国内外的演艺机构和1200家国内外大中型国际剧院形成联盟机构。通过100亩人工草坪、30亩荒草草坪、20余个唐风休闲体验农庄向世界玩家和游客展示、展演各类户外音乐会、演唱会、音乐节的专业场地。
“他们选择我们石桩村是有眼光的,成都五环和成金简快速通道规划道路已经确定,石桩村紧临规划道路。”林旺明告诉记者,虽然现在项目因为供地和资金问题暂时停了下来,但村两委现在想的是,如何通过乡村产业振兴大政策,把像音乐公社和特色家庭农场种植这样的产业更多留在石桩村,把就业岗位更多留给我们的村民,把产业链增值收益尽量留给农民。
浏览量:4126
来源:新都融媒体中心 记者:陈宇
编辑:邱远华 责编:黄杨敏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