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70年变化 新都人的幸福生活
发布时间:2019-08-21 10:04:20
1949年——2019年,这70年,是中国走向富强的70年,也是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70年。
曾经,吃饱穿暖便是幸福;曾经,瓦片遮头便已知足;曾经,出过远门只在少数……如今,那一条条宽广整洁的街道,那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那数不清的企业,那繁华的超市,街道上川流不息的私家车,还有美容院、健身房、休闲馆……我们正感受着70年来中国发展变化带给我们的文明、富裕,每一个新都人都享受着幸福安康的生活。
从“老四大件”到“新四大件”
结婚,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家庭里一等一的大事。随着时代的变迁,结婚所需要置办的婚礼用品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上世纪50年代时流行“四个一工程”,指的就是一张床、一个脸盆、一个痰盂、一个暖壶,约等于14元。现在的14元也就是一顿单人午餐的费用,稍微带肉的恐怕就不够了。
采购齐全回家的居民
到了上世纪60年代,结婚必备的就是“三十六条腿儿”:一个橱柜、一个柜子、一张桌子、4把椅子、一张床,大约200元。
上世纪70年代是“三转一响”,这也是如今大部分人都还能记得的“老四大件”。“三转”指的是缝纫机、手表、自行车;“一响”指的是收音机,加起来大概有500元。从上世纪70年代可以看出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的生活也富裕了一些,机械产品开始悄悄走进百姓家,一些高效率的工具也出现了,人们也重视起了穿戴方面的需求和娱乐的兴趣。“我记得小时候和家里的兄弟姐妹天天围着爷爷家的收音机转,还经常录制一些自己唱的儿歌,虽然工具简单但却是现在的孩子体会不到的。”市民刘才勇感叹地说,“如今收音机早就被淘汰了。”
到了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四大件儿”被逐渐发展起来的冰箱、电视、洗衣机、录音机“新四大件”代替。“新四大件”出现的时代是电子产品飞速发展的时期,人们接受新事物越来越快,但是相应的费用也迅猛提升,基本上都是超过万元。
而到了现在,之前那些年代的物件已经焕然一新。现在的年轻人结婚更多的费用花在房子、汽车、首饰、婚宴、存款上面。
“我儿子结婚时,我们出首付给他们小两口在新城区买了套房,现在他们自己还按揭贷款。”市民周相容打趣地说,“我们的‘三转一响’早就‘下课’了。”
从量体裁衣到网购衣服
“我出生于1950年,小时候有什么穿什么,根本由不得自己选择。”说起70年来穿衣的变化,家住三河街道的市民朱珍玉有太多想说的,“小时候家里姐弟多,每个人每年只有3市尺1市寸的布票,往往一家人一年的布票凑一起才能做一套衣服。”朱珍玉的记忆中,家里的衣服都是哥哥姐姐穿了再给弟弟妹妹穿,不合身或者有补丁是常有的事。
上世纪七十年代,朱珍玉参加工作,一个月能有24块钱左右的工资。“那时候工资除了买粮食,剩下的都用来屯布料,给家里人做衣服。”朱珍玉说,工作第一年,她给自己做了一套人造棉的衣服,至今还收藏在她的衣柜里。
幸福生活
“以前卖衣服的服装店很少,大家的衣服或是自己改制或是店里定做。”朱珍玉回忆说,那时候裁缝可算得上热门职业,定做一套衣服,往往都要等上十天半个月,裁缝师傅忙的话甚至要等更久。
到了上世纪80、9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县域经济有了较大发展,棉纺织品、化纤制品的种类和样式也越来越多,不仅衣服面料的选择更多了,衣服的款式也更新颖了。“那时候常能在制衣店里看到对照杂志款式定制的衣服,大街上的服装店也越来越多,款式颜色越来越‘潮’……”
进入21世纪,服装的面料、款式、色彩变得更加多元,服装也不再只是保暖需求,还有舒适、美观等需求,更重要的是在我县农村电商的春风下,人们购买衣服的途径也发生了变化。
拿出手机,打开购物软件,挑选衣服,还不忘查找优惠券再下单,朱珍玉说这是她朋友高月芳闲暇之余最大的乐趣。今年56岁的高月芳可是朋友圈的“潮人”,不仅各大网购软件操作得心应手,而且还是一网购群的群主,经常将优惠分享给群里的朋友。朱珍玉幸福地说:“我是2016年第一次接触网购,网上服装款式多,快递送上门,不喜欢还可以退,比起以前定做衣服的年代真的方便很多。”
从填饱肚子到吃遍全国
“现在讲究健康,尤其是我们岁数大了,在饮食上更要注意。”近日,家住西街的张桂香老人正和老伴一起吃午饭,只见餐桌上摆着炒豆干、清炒空心菜、苦瓜炖排骨等家常菜肴,基本都是本地食材,营养又健康。
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优质蔬果不愁销
正吃着饭,门口突然响起一阵敲门声。“又是一大包零食。”原来是快递员送货来了,张桂香接过一个邮包,嘴里一边嘟囔一边打开看,看到尽是巧克力、香肠、山核桃和牛肉干等零食就又开始嘀咕了,“以前我们买东西非要逛商店、跑市场的,现在女儿在网上买零食买得欢着呢。”
1952年,张桂香出生于竹友镇(现已合并到斑竹园镇),她见证了建国以来香城方面面的发展与变化。从事农业工作的她,对于“吃饭问题”更是深有体会。退休在家的张桂香常说现代人的饮食观念变了。
“零食从网上买就别去说了,我女儿、女婿很少下厨做饭。”张桂香说,“女儿女婿住在成都,儿子媳妇都住在湖南,子女们都说是要我吃遍全国,还经常带着我们老两口上上饭店,出去旅游吃美食。哪像以前,过年过节都不一定能下个馆子。”张桂香说,她小时候能够吃饱饭就是件不错的事了,工作后只要有点好吃的东西都要让给小辈。“我刚工作那会,从家里带一包萝卜干到单位,要吃一个星期。记得有一次,我们单位食堂烧了大肉,我分到了一块,放了两天都舍不得吃,后来我侄子到我宿舍来玩,就给他吃了。”
“改革开放后,老百姓的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不仅吃得饱,而且吃得很好,选择也更多。最近几年,大家又从吃得好过渡到挑着吃、少吃点,开始讲究健康饮食。”张桂香感叹地说,“现在生活好了,吃的东西越来越多,基本上全国各地的美食都吃到过,很多东西我都叫不出名。”
从凭票限量到扫码支付
“这是粮票、油票还有豆腐票,肥皂、火柴是用购货证领取……”在79岁老人郑富贵的家中,至今还保留着上个世纪的票证,“以前必须凭粮票才能买粮食,过年领3两半肉,定量很严格。”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粮票这个词已经显得很陌生了,但对曾亲身经过那个年代的人来说,粮票带给他们的除了浓浓的回忆外,还有一丝苦涩和辛酸,它是粮食匮乏、商品短缺的特殊年代里,捆在商品身上的枷锁。“那时候我才20出头,一顿要吃半斤米饭和一斤馒头,手里一月24斤的粮票根本不够吃。”想起年轻时的饭量,郑富贵笑得有些腼腆。这些保存尚好的票证里,有几张稍新的全国通用粮票,这是当时还在北京豆制品厂工作的郑富贵的大哥兑换以备出差之需的。不曾想还没机会使用,1993年,沿袭了近几十年的“票证制度”结束了。现金成为当时主要的支付方式,人们出门、购物、旅游,都不忘随身携带现金。
21世纪初中国信用卡走入了快速发展时代,但和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信用卡支付远远没有那么普及。也正因此,中国才能在另一种新兴支付手段上实现弯道超车——移动扫码支付。
“2006年,我在淘宝开了一家网店卖衣服,当时不会打字不会拍照,还是找了个大学生手把手教我。”家住三河街道的44岁市民李良民是发展较早的一批淘宝店主,他告诉记者,当时支付宝提现需要15天才到账,还不能用它付钱,“现在新都每家店都有付款二维码,不仅出门不带钱包,连逢年过节发红包也都用手机。”
“我们也要与时俱进撒,现在年轻人都是手机支付,我们也少了兑换零钱的麻烦。”在新城区经营生意的张长清让儿子给自己弄了两个支付码贴在店铺。
“支付宝还是微信?”对于如今的新都人来说,扫码支付已经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从高档餐馆到街边小摊,从大型超市到普通水果店,从餐饮到住宿再到出行和购物……扫码支付已遍布各行各业,结账的时候一句司空见惯的简单询问,背后却是建国70年来支付方式从“票证时代”“现金时代”再到“移动支付时代”的巨大跨越。
浏览量:4152
来源:新都融媒体中心 记者:赖涛
编辑:邱远华 责编:黄杨敏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