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调走向多彩 【茶余饭后】的那场新都变革
发布时间:2019-08-23 13:43:41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一路风雨更是一路芬芳。70年征程中,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不仅物质生活得到了提升,精神文化建设也是愈加丰富。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发生巨大改变。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许多不同年纪、不同阶层的新都人,都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自己喜欢的文化娱乐方式。从沉寂单调到丰富多彩,娱乐化时代为我们的生活打开了另外一扇窗,也让我们惊叹着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
坝坝电影
乡亲们的娱乐“宠儿”
改革开放之前的新都,由于物质条件有限,休闲娱乐设施匮乏,人们辛勤劳作一天后的休闲方式,更多的是坐在门口与邻居拉拉家常,或者串串门。
“大人们摆龙门阵,小朋友就做游戏。”50岁的袁树根家住我区新繁镇,回想起70年代的休闲娱乐,他饶有兴致地回忆道:“藏猫、瞎子过五关、值村官这些游戏都是我们小时候喜欢耍的。我17岁参加工作之后,下班了都还和院子里面的小娃娃玩藏猫猫的游戏。”
闲暇的时间,小朋友尚可玩游戏,但大人们的娱乐方式则相当乏善可陈。“一般夏天就坐在各家门口摆摆龙门阵,有时候约到一起去钓钓鱼。”袁树根说,“冬天就恼火了,小娃娃还可以继续耍游戏,但是大人们就只能串串门,偶尔打打扑克,相当无聊。”
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大地,中国大地春波荡漾,人们的生活方式日渐多元,咱们新都人的休闲娱乐也有了更多选择。70年代末,偶尔播放的露天电影逐渐成为了人们闲暇的最爱。
“看电影就是看稀奇。很多小娃娃一听说明天晚上要放电影,会激动得一晚上睡不着觉。”60岁的吴发贵是我区木兰镇的一名乡村放映员。从17岁开始,吴发贵就开始在木兰镇各个村子里放映电影,回想起改革开放初期坝坝电影的盛况,吴发贵记忆犹新。
在农村没有电视,连电都很少的年代,看一场露天电影对村民来说充满了新奇和喜悦。“一场‘坝坝电影’能吸引几千人,有些远在20里外的乡民都要赶过来看。”吴发贵说:“那阵没有电没有电视、收音机都少的很。有时候我们还没到,人就坐满了,连放映机都没地方放。”
那时候的新都,各个乡镇生产队的仓库、礼堂都成为放映坝坝电影的场地。最开始放映的是样板戏,之后放映的是《野火春风斗古城》《流浪者》《桥》。
“有的电影看过好几遍了,但是还没看够,主要是演得少,每个月也就能看个一两场,有时候,一个月也看不上一场。”生在新繁镇的袁树根也是当年坝坝电影的忠实粉丝。“没有座位的时候,我就在幕布背后看,画面都是镜像的,电影里的人物开枪都是左手,很有意思。”
百姓舞台
声影时代
娱乐方式更为丰富
与袁树根的休闲方式不同,生活在新都的范成辉休闲娱乐主要靠听广播、看报纸和看书。
上世纪70年代末,收音机和唱片机逐渐开始流行。“那时候,收音机属于奢侈品,每台收音机售价20至30元,我当时的月工资也就20多元。”那个年代范成辉在新都外贸有限公司上班。范成辉介绍,当时新都城区的人们最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是用收音机听音乐、听评书,看报纸小说连载,或者看书。
“我刚工作的时候,半导体都算是稀奇的物件,哪个同事要是有一台,其他同事都要往他跟前凑。”范成辉说,平常休息的时候,他一般都要打开收音机听听新闻,收听小说故事,听一些流行歌曲,如当时最流行的歌曲有《东方红》《社会主义好》《咱们工人有力量》。
但是,随着人们愈来愈注重娱乐生活质量,慢慢地光靠收音机难以满足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上世纪80年代,唱片机进入了新都老百姓的视野。
“唱片机的效果比收音机好,但是太贵了,每台要100多元,我结婚的时候才舍得买了一台。”范成辉笑着说。
上世纪80年代的新都,并不是家家户户都能拥有唱片机,与此同时,录音机和电视机又进入了人们视野,并迅速流行起来。
“我家买第一台彩电是在1980年,牌子是松下的,大概花了1000多元吧。当然,还是因为结婚才买的。”范成辉家里这一台松下电视,成为了整个老外贸宿舍的“独一份”,适逢80年代电视剧《聊斋》正在热播,一到播放时间,范成辉的家里总少不了几个前来“蹭”电视看的同事。
在80年代的新都,已经有了电影院线,而且影片也更加丰富多彩,如当时流行的电影有《庐山恋》《天云山传奇》《喜盈门》《南昌起义》《西安事变》等,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慢慢丰富了起来。
书香新都
满眼满城的墨香味
据新都县志记载,新都最早的公共藏书机构名为“尊经阁”,始建于清道光十七(1837)年,时任知县张奉书在新都县文庙内设立藏书楼用于贮藏和颁发图书。
1930年10月,当时的新都县成立了图书馆,馆址设在文庙和桂湖,而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新都图书馆,其实是1986年单立的新都县图书馆。
1986年,33岁的温贤生还在当时的新都县中医院上班。作为行政人员,他并不懂医,在闲暇时间他唯一的爱好便是读书。
“当时晓得有图书馆了,心头高兴了好一阵。”温贤生说,那时候自己喜欢看小说、散文和时政的杂志,尤其对红色经典小说最为喜爱。“《高山下的花环》《林海雪原》《红岩》这些书,我都是看了又看。”
上世纪90年代,温贤生下班后开始在小北街摆书摊,“当时主要是卖画报和学生看的书,也认识了不少喜欢看书的朋友。”温贤生说,“那个年代书摊、旧小书摊分布在新都的大街小巷。新都人喜欢读书,许多人喜欢收藏旧书、旧碑帖、画册,所以新都的旧书生意特别兴旺。”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温贤生的第一家书店开在了新中路。他回忆说,书店也不大,主要卖一些学生用的辅导书。“店里面经常挤满了学生娃娃,翻下这本书,又翻下那本,有些学生看久了,回去还会挨骂。”想起当年的事情,温贤生脸上浮现出了些许笑意。
据了解,上世界90年代至2000初,新都主城区和各个乡镇的书店共有55家,新都百姓爱读书、爱阅读的习惯蔚然成风。阅读成为了大部分新都人的休闲娱乐方式,更是老百姓丰富自己精神文化的一座桥梁。
2002年,新都县撤县设区后县图书馆变为成都市新都区图书馆。2013年12月馆址从公园路搬迁至新都区香城南路60号文广大厦三楼。
如今,新都区图书馆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四川省古籍保护单位,位于香城南路60号新都区文广中心三楼,建筑面积4600余平方米。每日前来读书的络绎不绝,读书之风依旧盛行在香城。
娱乐产业
让休闲立体而多元
改革开放催生了更多休闲娱乐的新方式,也推动了休闲娱乐产业的迅速发展。
“上初中的时候,我和同学经常去新公园的旱冰场滑旱冰,那是当时新都最大的旱冰场,最开始一个人5毛钱,后来涨成了1块钱,不限时长。”1980年出生于新都的陈帅告诉记者,当时位于新桂湖公园的旱冰场也是他们经常光顾的地方。“90年代滑旱冰给人的感觉特别酷,滑得好的同学也会受到大家的夸奖。”
上世纪90年代的新都,像旱冰场一样流行的还有录像厅、台球厅、游戏厅和后来称之为“KTV”的卡拉OK厅。
“新都的第一家网吧大概是2002年左右吧。”25岁的新都人杨林波是一名网络主播,他说自己最开始喜欢电竞便是从当年新都三道拐处的一家“网吧”开始的。
“当时还没有电竞这个概念,但是通过当时流行的《星际争霸》《红色警戒》这些游戏,让我感觉到了精神上的震撼与感官上的满足。”如今的杨林波已经是一名在网上拥有10万粉丝的知名游戏主播。谈起自己现在的成就,杨林波表示,自己的事业是从第一家上网的网吧开始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K歌、打台球、街机游戏、网吧等休闲娱乐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欢迎,这些休闲娱乐项目渐渐从一个个小摊发展为规模化经营,变成了KTV、台球厅、网咖,并不再受季节的限制,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很大的丰富和改善,我区的精神文化建设也发展迅速。
从一年难得看上几回的露天电影,到个性化的家庭影院;从收音机中收听样板戏,到遍地开花的KTV;从单纯地追求“吃饱饭”,到追求生命质量的健身运动;从打台球到网络游戏,从小人书到电子阅读器……人们休闲娱乐方式的变迁,折射出建国70年来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
与此同时,新都的文化活动和文艺晚会也逐渐增多,比如每周五都会在黄桷树广场举行的“快乐周末·百姓舞台”也让城乡居民有了更多展示才艺、锻炼自我的机会,而观看文艺演出也不再是以前过年过节的“专利”,变成了走出家门想看就看。
路变宽了,楼变高了,我们的精神世界也悄然地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沉寂单调到丰富多彩,娱乐化时代为我们的生活打开了另一扇窗,也让我们的生活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70年巨变,多层次、多内涵的文化娱乐活动已全面走进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浏览量:4304
来源:新都融媒体中心 记者:刘正川
编辑:邱远华 责编:黄杨敏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