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创︱发展︱升级 新都工业经济的三次【春天】
发布时间:2019-08-28 11:20:47
打开新中国成立70 周年新都的记忆空间,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始终是新都经济社会发展大潮中奔腾在最前列的浪花。从新中国成立后至今,新都工业经历了初创、发展、转型升级三个阶段。国有企业的脉搏跳动,从一开始就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上世纪70 年代末,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结构的转型,民营经济应运而生。与其它区域一样,新都的繁荣富裕也离不开民营企业这一最有力推手。新都人民以敢为人先、敢争天下的勇气和智慧,发展市场经济,创造了跨越发展的“新都成就”。
统一的计划经济
工业基础从无到有
从解放后的30年间,新都经济沿着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模式进行。其间虽有失误和挫折,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0~1952年), 通过贯彻“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方针,推进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和发展。针对临解放时手工业作坊已一蹶不振和大多停业的状况,政府首先给予贷款扶持,使之恢复生产。然后通过加工订货和组织原材料供应等方法,促使正常生产;对生活确有实际困难的工人,组织生产自救,有力地促进了手工业的迅速恢复和发展。1952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970年不变价计算)达1235.7万元,比1949年增长1.2倍;针对刚解放时的商业全属私营的特点,迅速建立了对商品和物资、资金的管理机构,实行统一调拨,控制了市场,稳定了物价,打击了投机倒把活动。接着建立了粮油、百货、盐业、酒类专卖机构和供销合作经营机构,进一步沟通了城乡物资交通,对稳定物价,保障人民生产和生活起到了良好作用。1952年全县国民经济全面恢复和发展,工农业总产值(按1970年不变价计算)达5729.7万元,比1949年增长60%,其中工业总产值占21.5%,为计划经济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科伦药业鸟瞰图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  在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基础上,按照国家从1953年起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围绕“在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同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任务,新都县先后贯彻执行了对粮食、油料、棉花、棉纺、棉布等产品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即统购统销)政策,国营经济阵地得到了进一步巩固,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由于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推动了在城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组成了全民和集体两种所有制的厂、社、组等生产形式。1957年,全县共计有电力、印刷、食品加工、酿造、铁器锻造、农具制造、五金和竹木器制造等工业企业122个,职工人数达3346人,其中全民职工1845人,集体职工1501人。工业总产值(按1970年不变价计算)达1851.1万元,比1952年上升49.8%。
在此期间,对资本主义商业和小商小贩也用公私合营和合作的办法进行改造,调动了经营者的积极性。全县国营和合作商业,在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中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得到较好发挥,促进了城乡间和地区间的物资交流,推动了市场繁荣兴旺。1957年社会商品零售额达2543万元,比1952年上升60.7%。
随后,新都工业进入到长达20年的缓慢发展时期。
据《新都县志》记载,解放后,新都县陆续兴办一批国营工业企业。1952年末,有全民所有制职工3867人。1956年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公私合营的大部分职工成为全民所有制职工,至1957年末,全县全民所有制职工有6786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职工人数有了增长,1980年为14206人,1985年末增加到16503人。从集体所有制企业来看,解放初期为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新都县采取多渠道发展工业生产,在城镇兴办各种手工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产生集体所有制职工。1952年末有207人,1954年末达到1444人,1956年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1957年末增到6229人(不含乡村企业,下同)。至1970年,全县集体所有制职工为6370人。1978年后,集体所有制企业得到发展,部分全民所有制骨干企业兴办了大集体,全县集体所有制职工人数不断增长,1980年为10501人,1985年末达到13938人。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工业经济突破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上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都县国民经济各部门认真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大胆改革,有力地推进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发展。1988年县辖区内工农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达到102927万元,比1978年增长3.5倍,年平均递增16.4%,其中县属工农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达97417万元,比1978年增长4倍,年平均递增17.5%。十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在企业体制上,改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恢复和建立承包责任制和其它多种形式的目标、岗位责任制;执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对企业放权让利,在计划安排、产供销的衔接、资金的运用等奖惩办法上有更多自主权;走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路子,发展广泛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合作,鼓励和支持企业由单一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开拓和转化等改革。十年经济体制改革,使新都县经济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形成了以工业为主体的经济新格局。198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长8.5倍,年平均递增达25.3%;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9.7%。全县经济形成了以工业为主体的经济新格局。
车水马龙运化肥
四川省新都县化工厂是县二轻局下属集体所有制企业。前身是1958年在火硝组的基础上组建的新都县肥料厂,后与镇办肥料厂合并,转为“地方国营新都县化工厂”,1975年改名化工厂,有职工60人,年产值18.75万元,实现税利3.51万元。此后,该厂不断改革生产工艺,增添机械及维修设备,由手工生产向半机械化和机械化过渡。1976年开始生产市场上紧缺的氧化铁红和塑料沼气管排灌管、薄膜等产品。1980年,随着工艺和设备的更新,产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产品远销日本、西欧和东南亚地区,一直供不应求。1985年,该厂有职工62人,年产氧化铁红、铁黄547吨、塑料制品11吨,创产值62.1万元,实现税利14.2万元。有固定资产(原值)82.7万元,动力机械332千瓦。1985年后,氧化铁红、铁黄双获市优;后者获轻工部颁发的优秀出口产品金龙腾飞铜牌奖。两项产品年产量提高到1500吨,其中60%以上供出口。
当年建设中的新都氮肥厂
四川省新都县氮肥厂是县工业局下属的全民所有制企业。1972年经省计委批准,由成都化工工程公司设计,于是年3月破土动工,经四川省化工安装公司安装,1974年6月竣工,7月1日正式点火投产,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化肥,中间产品是合成铵,终端产品为碳酸氢铵,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合成铵3000吨。1984年,被省人民政府列为全省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的联碱工程。1985年后,经过开发新产品,兼并劣势企业,发展为中型的地方国营企业,也是新都县的骨干企业,成为全国化工系统小氮肥厂首家利税过千万元的优秀企业。总厂下属6个分厂,产品由单一的碳铵,发展到纯碱、氯化铵、精制氯化铵、复合肥、玻瓶、塑料包装、机砖、电风扇、饮料食品等10多种。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远销欧美及中国香港地区。从建厂至今,多次荣获国家和省、市先进企业称号,被誉为“四川化工的一颗明珠”。
浏览量:3955
来源:新都融媒体中心 记者:陈宇
编辑:邱远华 责编:黄杨敏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