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迎战 备汛防汛 下好“先手棋” 打好“主动仗”
发布时间:2020-07-17 10:06:53
自今年6月以来,我区气象异常,气温较历史同期偏高,降水量较历史同期偏少。1--6月,全区降水量121.7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53%。据气象预告,7--8月,我区总降水量偏多,并将有多次较大降雨发生,预计总降雨量较历史同期偏多两成,极易发生暴雨洪涝灾害,防汛形势十分严峻。
为全力做好防汛备汛工作,我区未雨绸缪,大力提升防汛能力,完善防汛方案,备齐防汛物资,开展防汛演练,做到早部署、早防范、早准备,高标准、快节奏、大力度地推进防汛备汛工作,确保全区安全度汛。
一张“防汛图”
明晰区域易涝点
哪里有危险?发生汛情第一时间应该联系谁?今后,只要按图索骥,就能知道这些重要的防汛信息。每年7——8月是我区的主汛期,根据以往的城市汛期情况,今年6月,我区专门绘制了《新都区防汛重点部位图》,标注出易积水部位,帮助全区安全度汛。
在《防汛重点部位图》上可以看到,每个可能在汛期发生风险的地方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其中对险工险段、低洼易淹路段和下穿隧道等极易发生内涝的地方,分别用红、橙、蓝三色进行了标注,一共有39个。同时这39个部位的所在位置、值班责任人及电话等信息一应俱全,“这些信息可以让大家知道在洪涝灾害发生的时候,哪些地方不能去、和谁联系,同时也让我们的工作人员做到责任在肩,心中有数。”区防汛办副主任罗红荣说。
兴城大道下穿隧道是我区往年城市内涝较为严重的点位,在《防汛重点部位图》上,通过红色进行了风险等级标注。该隧道地处兴城大道与货运大道交汇处,修建于2008年,修建标准可应对30年一遇的暴雨。
由于该路段私家车和货车往来通过十分繁忙,对路面损坏较为严重,加之地势低洼,往年暴雨来临时内涝情况较为严重。
“考虑到今年的防汛压力,我们对下穿隧道进行了清淤,疏通管道,对下穿隧道的防御设备进行了检修扩能,尽量减少下穿隧道的积水。”成都香城市政设施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谭乔仁告诉记者, “下一步我们将对这个点位进行提标扩容,将排涝等级提高到可应对50年一遇的暴雨。”
除了目前正在着手实施提标扩容的兴城大道下穿隧道外,我区的其它易涝点位也在同步的改善之中。“我们对全区易涝点位的所有管网设施和防御设施都进行了清掏和疏通,同时在大雨来临前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值守,并根据雨量情况适当设置标识标牌,提醒过往行人和车辆,防止进入积水区域。”谭乔仁说。
智能“救援队”
施救安全又高效
在防汛抗洪中,创新科技成为利器。从气象和水情预报到防汛监测与预警;从上天入地的科技设备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多种“黑科技”的应用让防汛抗洪更智慧。
高科技“防汛神器”,让防汛救灾更为主动更有效率。在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内,一块大屏幕实时显示着我区各重点防汛点位的实时动态画面。我区重点汛情路段、河流均安装有视频探头,实时画面可清晰传回,可对重点河流、道路进行24小时在线监控,水位水情一目了然。
在抗疫期间发挥重要作用的机器人,在抗洪一线也有用武之地。救援机器人外形像小艇,可通过平板电脑或控制器进行操控,精准定位,一次可以救助多人。罗红荣告诉记者,以前水上救援中,一般靠救援人员驾驶舟艇下水救援,施救过程较长,水上救援机器人不仅可大大缩短施救时间,还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救援人员的风险。
目前,无人机、水上、水下救援机器人、水上飞翼等装备已“入列”我区的救援队伍。“这些物资的配备让我们能更好地开展一些较为复杂的水域救援,提高我们在汛期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能力。”罗红荣说。
防汛救灾,需要分秒必争,大量高科技“防汛神器”的使用,让防汛救灾能力显著提升。防汛救灾能力与科技应用能力相辅相成、互为一体,为群众安全筑起了坚固的“铜墙铁壁”。
与此同时,各类防汛物资也是及时到位。在位于斑竹园街道的防汛物资仓库内,记者看到,救生衣、雨鞋、铁锹、发电机、铅丝笼等各种防汛物资准备充足,按照不同类别整齐堆放在不同区域。“近期,我们对全区所有的防汛物资再一次进行了全面检查维护,保证物资都处于良好的待用状态,并对部分物资进行了补充,确保可以满足防汛抢险的需要。”罗红荣信心满满地说。
据了解,自进入汛期以来,我区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坚持“备”字当先,严格按照防汛物资储备规范要求,备足防汛物资,并定期对储备的抢险物资进行全面检查,提高防汛物资储备效能,确保防汛物资备得足、调得动、用得上。
目前,全区共储备各类防汛抢险物资约754万元。“按照市级要求,区级防汛物资不低于300万元,我们的防汛物资远远超过了这个标准。”罗红荣说。
打好“预备战”
强化演练与培训
“我们第一次参加如此逼真的演练,知道出了险情该怎么办,如何逃生,收获真大。”参加演练的村民说。7月3日,我区召开2020年超标洪水防汛演练。演练中,防汛抢险队员们反应迅速、合作默契。演练现场,卡车、挖掘机轰鸣,抢险人员将沙子装进一个个袋子,摆放在堤岸上加高加固堤防,一笼笼装满石头的铅丝笼,被推入河道堤防,防止继续滑坡。同时救援人员入村转移群众,解救被困人员。整个演练紧张有序,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防汛抢险实战演练圆满结束。
今年,我区已举行大大小小防汛演练109次,参演人员4612人次。通过演练检验了我区应急指挥体系的指挥调度和综合调度能力,锻炼提高了各应急力量的协调作战和救援能力,提高了参与人员的险情预防意识和应对突发汛情的能力。
实战演练不放松,队伍培训不间断。防汛准备的关键时期,抓好抢险队伍的培训、演练,打造一支“若有战、召必至、战必胜”的防汛抢险队伍,非常重要。
我区已开展防汛抢险培训127次,邀请多年从事防汛工作的专家,结合我区防汛抢险工作特点,开展详细、生动的教学。通过培训,使参训人员进一步掌握防汛抢险技术技能知识,以及险情处置方法。
目前,我区已经建立防汛应急抢险队伍295支(其中水、电、气、交通等专业抢险队伍14支),抢险队员6170名,落实各类机械、车辆共计232台。修订完善各类防汛预案221个,开展防汛抢险培训127次,培训人员6524人次,各项防汛准备工作井然有序。
同时,为了让防汛工作更加精细,我区严明责任,健全了以行政首长责任制为核心的防汛工作领导机制,调整了指挥长、副指挥长、成员单位和联防单位,让职能职责更加清晰。
以区住房发展中心为例。过去区住房发展中心是防汛联防单位,但是由于中心拥有管理地下车库的责任,对于防汛工作关系重大。所以今年,区住房发展中心由联防单位调整为成员单位,主动加入到防汛工作当中。“通过优化职能职责,调动大家的防汛积极性。”罗红荣说。
截至目前,今年我区已疏浚河道103.5公里,清淤5.9万方;拆除行洪障碍 15 处,更换水篦子526个;疏掏沟渠185.2公里,清淤6.9万方,清掏雨污管网171.6公里;将排查出的29个江河堤防险工险段、100个低洼易淹地区和2个水库、23个主要下穿隧道、4个水电站,向全区公布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督促落实防汛主体责任;对19个重要防洪点位实行24小时全程监控,与市水文站和上游郫都区、彭州市建立了信息共享和联动机制,及时了解汛情信息,全力做好防汛备汛准备工作。
浏览量:4470
来源:新都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赖涛
编辑:邱远华 责编:黄杨敏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