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思维激活美丽乡村潜能
发布时间:2020-10-14 09:22:47
随着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新动力新动能不断增强,新农人在改变农业生产和模式,拉动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他们爱农村、懂技术、善经营,他们扎根农村,用智慧和热爱俯身耕耘,让农村广袤土地焕发新春。
经过一周时间的投票评选,最美新都人——最美新农人结果于近日揭晓。来自新繁街道汪家村的新村民李彪,从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综合网友投票及专家评分,荣获本月“最美新都人”称号。
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子
短袖长裤,一头短发,精明干练。初见李彪的人,总会被他的激情感染。聊起乡村,连珠炮似的语速,像有说不完的话。
36岁的李彪,爱农村、懂技术、善经营。从小学他就开始摆摊卖甘蔗,到了大学有了自己的篮球队,还经营着一小片鱼塘。之后,当过家具行业的职员,干过工程,当过职业经理人,做过片区经理。十余年的摸爬滚打,让李彪练就了一身的市场运营本领。
201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李彪将自己的公司由城市搬到了农村,简单的场景变化,却带来了大量的成交量,这让李彪开始重新审视广袤的乡村。
“过去乡村,大多是城市资本的新舞台,赢了资本,输了农民。”生于农村,来自农村,让李彪深知农民的不容易。在李彪心中,乡村振兴不应该是城市资本短平快的平台,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是共建共享共赢的。
既然设计公司可以搬到乡村,项目为什么不可以呢?李彪先后考察过很多乡村振兴项目,也到丽江等地取经。他认为,乡村振兴要实现,必须要做到四个可持续——乡村可持续美丽,产业可持续兴旺,人才可持续回流,农户可持续增收。
方向既定,剩下的只需努力。2015年,对于“共享”二字琢磨已久的李彪,终于想出了一套属于乡村的共享经济模型。2016年,新繁街道找到了李彪,双方一拍即合,决心与农村和农民一道,共同探索一条共享共建共赢的新路出来。
项目选址在新繁街道汪家村(现在的汪家社区)石家院子,不靠山不临水,没有什么资源禀赋,不太适合做项目。但李彪却认为,这就是中国绝大多数乡村的样子,“我认为把不可能变为可能,也正是乡村振兴的意义所在。”李彪喜欢射箭和赛车,精准和速度总是容易让人充满激情。
实施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那个时候,乡村共享还是新事物,概念很抽象。李彪把他的理念讲给同行听,尚且让人难以理解,更何况是给农户讲。做通29户村民的工作,用了300多天,坝坝会开了50多次。
2018年6月15日,汪家村成立了陌上汪家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陌上汪家公司),作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支书刘华杰任董事长。经过沟通,石家院子29户村民全部签字同意,将农用地、院坝地、宅基地统一量化入股到陌上汪家公司,开始运营“拾里共享”庭院,发展民宿、私房菜等庭院经济新业态。
至此,“陌上汪家公司+集体建设用地、耕地+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一司两统三分离”模式形成——所有权仍归村民和村集体,使用权、经营权集中到陌上汪家公司,李彪团队的成都源素轻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源素轻旅)作为开发运营者,参与合作。
做好农户资源代理人
2019年9月28日,国庆节前夕,“拾里庭院”开门迎客。对于自身定位,李彪一直认得很清楚。“农户将手中的资源交给了我,我就要为农户的信任负责,做好代理人。”
为将共建共赢共享落到实处,保障农户权益,李彪将股农分红收益由传统的项目总收益改为商家的营业额。他告诉记者,如果算最后收益的话,容易出现数据不精准,让入股农户利益受损。而用商家营业额,这种实时统计的方式,能更好的对入股农户负责。为此,李彪专门找到成都大学,研发了一套数据管理系统,通过科学化的量化数据模型,对“拾里庭院”入驻商家每天的营业额进行统一结算、透明收益,数字说话,一目了然。农户通过手机APP就能看到每天的收益。
“拾里帮帮团”也是李彪的创新,类似于一种工作互助机制。从汪家村招聘的27位村民,是9个产业院落共同的服务员。去年上岗后,源素轻旅对他们进行了一岗多能的培训——平时固定在一个产业院子,如火锅,但其他院子忙不过来时,就在系统上喊一声,需要几个人手帮助,大家相对有空的就主动去帮忙、主动补位,需要怎么做平时培训都练习了,轻车熟路。
“中餐院就经常搞不赢,大家都经常主动去帮忙。”村民郑庆秀平时在4号院上班,也到其它几个院子去帮过工,“每月工资2000元起,在家门口能有这样的收入,很知足。”李彪测算过,互助式用工制度,可以使林盘产业院落的人力总体减少一半左右,商家综合运行成本也比以前降低不少。
农村共享经济效益好不好?三个月后就见到了成效。2020年春节前,李彪兑现承诺——分红。“在2019年94天的有效经营时间里,分红收入和2020年股农保底收益,共计14.2万元,全部分给大家。”站在台前,李彪开始分红,被叫到名字的村民都一脸喜庆的上台签字,领取现金。郑庆秀用家里的建筑、林盘地、院坝地、耕地入股,其使用权和经营权折股15.4472股,共“分红”16249元。
李彪很欣慰,拾里共享庭院模式,从概念设计到落地实施到红利兑现,取得了极好的示范作用——二期将要推进的“喜乐IP文化聚落”,有5个林盘保护修复项目,面积是一期的11倍,涉及农户154户,坚持“宜商则商、宜农则农”的理念,积极探索产业创新助推乡村振兴的更多实现方式。“让拾里庭院成为城里人的田园牧歌。”李彪说。
共享庭院模式能否继续取得成功?李彪很有信心:“石家院子林盘,我们用了一年时间来做老百姓的工作,二期只用了4天,因为大家都看到了这个模式的价值。”
浏览量:4566
来源:新都融媒体中心 记者:赖涛
编辑:邱远华 责编:黄杨敏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