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建在家门口 社区服务与居民心贴心
发布时间:2020-10-16 11:04:37
“请问是东风暖阳工作室吗?我家楼下的楼道被废弃的家具堵住了,你们可以来处理一下吗?”
近日,家住石板滩街道东风社区的马女士一早就遇到了一件头疼的事——原本通畅的楼道,忽然被一堆废弃家具拦住了去路,本要出门的马女士顿感焦急,情急之下,她拨通了东风社区暖阳工作室的电话。
“稍等一下,我们马上过来处理!”
20分钟后,由社区工作人员和小区物业人员组成的工作队来到了现场,迅速将废弃的家具搬走,让楼道恢复了通畅,也让马女士顺利地下了楼。
东风暖阳工作室成立于2019年,位于东风社区东风佳苑二期,是由小区党支部搭建的党委政府、社区党组织、小区党组织、社会组织和居民群众五方联动的一个服务小区居民的平台,主要对小区民情等进行收集、协商和研判。
党组织从无到有 产业型社区党建亮点频出
东风社区地处石板滩街道的东边,紧邻新都区现代交通产业新城主片区。按理说,当新兴产业落地,东风社区这个身处其中的老旧社区也会重获发展机遇,但是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
“随着产业项目落地,具有‘产业’+‘社区’双重属性的东风社区遇到了问题。”东风社区党总支书记李光兴说,东风社区作为场镇社区,辖区内修建有两个安置小区,承接了石板滩街道大量的安置居民。
“拆迁安置混居的人越来越多,拆迁安置小区治理难和社区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也就越发突出。”李光兴说,大家一致认为,建立一个统一的党组织,是做好拆迁后居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一步。
“我是拆迁居民,但同时也是党员,我希望来到新社区之后,可以继续参加党组织活动。”东风社区居民吕建中作为一名党员,在得知社区将建立党组织时这样对李光兴说。
“对于我们来说,既要保留组织,更要理清身份。”据李光兴介绍,由于东风社区“产业”+“社区”的双重属性,党组织的建设也注定要创新方式,不走寻常路。
“其中的关键环节,就是要理清‘三个身份’,实现组织体系重构。”李光兴介绍说,经过一个多月的摸排与走访,东风社区按照街道统筹、社区党组织协商、党员主动亮身份,明确了跨社区安置党员党组织关系转入小区后,保留原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理清小区居民、小区党员、原社区集体经济成员三个身份,实现了13个村26名党员组织关系全部转到小区。选优配强党组织班子成员和院委会等自治组织,实现小区各类组织体系重构。
目前,东风社区党总支部下设立了三个支部,第一支部由社区1-6村民小组27名党员组成,第二支部由社区7-10村民小组27名党员组成,东风佳苑二期小区新成立党支部,党员来源于东风社区、兴胜村(原新农村)、合兴场社区(原新谊社区)等多个社区。
“多个支部的设立,可以提高党组织运行效率,有效发挥党员作用。”李光兴说。
工作室功能齐全 社区居民更有归属感
组织架构有了,社区运行的机制也形成了,但是服务社区、促进社区治理发展,还需要一个行之有效的大平台——这个平台,便是文章开头所提到的“东风暖阳工作室”。
“整个小区居民共有2800多人,分别来自13个村(社区)。入住小区以后,为了更好地推动社区发展治理,我们成立了东风暖阳工作室。”李光兴告诉记者。
据了解,帮助马女士“打通”楼道,只是东风暖阳工作室众多功能中的一个,工作室主要从事四大内容及具备四大功能,即信息收集、协商议事、政务服务、宣传引导。
“我觉得小区可以让居民自己设计家门口的绿化,这样不仅可以表现出大家的创意,还可以将绿化管理落实到人头,让大家更爱护公共环境。”东风社区居民李蓉将这样一则建议通过网格员小陈的民情收集直接反映到了东风佳苑二期小区党支部。
很快,一场聚集了社区、物业、院委会班子成员、楼栋长的协商讨论会在小区党支部召开,会议的内容就是居民李蓉所提出的建议。
“居民提出建议后我们会一起讨论,这也是调动大家主动参与社区建设的一个方法。”李光兴说,小到噪音、垃圾、搬东西,大到群众矛盾化解,这些都是东风暖阳工作室服务的具体内容。从工作室开放到现在的一年半时间里,这个仅有约5平方米的工作室共解决群众诉求300余件,服务群众900多人次。如今的东风小区,邻里间和谐了,幸福了。大家从最初的不相识,到现在的一起遛遛娃,跳跳舞,摆摆龙门阵,生活的面貌大为改观。
李光兴告诉记者,通过这一互动平台,建立了民情收集员、民情信息员和民情研判员三支队伍,充分调动了辖区单位、社会组织、物业、居民等各方面的积极性,能做到及时掌握动态,精准引导,化解矛盾,服务群众,探索出了一条拆迁安置小区管理新路子。
多项建设为民生
居民生活起居越发方便快捷
“我刚搬来的时候,最大的感受就是小区配套比较差,很多基本的生活需求周边都没有。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理一次发,我需要步行20分钟才能找到一家理发店。”回忆起刚入住东风社区的情形,居民张建深有感触。
李光兴说,为了完善小区周围的生活服务配套、增强小区造血功能,东风社区成立了成都市七里坝社区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由东风社区、光辉村、马家村、新农村共同经营,主要经营涉及友邻社区服务集市、社区生活馆,“十二工坊”、融乐园、康养照料等。
修鞋铺、理发铺、钟表铺、干洗铺、开锁铺……在东风社区“十二工坊”,记者看到了一间间充满生活烟火气息的工坊,不仅类型多样,并且距离小区不过几分钟的路程,极大方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
“下楼磨个菜刀,顺便理个发,最后把干洗的衣服取回家,30分钟内统统全搞定。”对于如今便利的生活条件,张建感到十分满意。
除了“十二工坊”,李光兴介绍,社区还塑造了社区文化品牌“苑锦工坊”。“苑锦的形成来源于客家文化,社区将客家人传统勤劳、质朴的精神植入到苑锦文创品牌。”李光兴说,社区在苑锦工坊成立了“巧手会”手工编织队。
“苑锦的产品原料有一部分是来自于废旧物品,通过我们小分队队员的巧手利用,变废为宝,形成了一件件精美的文创产品。”李光兴说,通过深挖客家原生文化,摒弃乡村文化陋习,融入产业衍生文化,开展客家民俗活动,调动居民参与,东风社区逐步实现了居民融合、文化重构。
“接下来,我们希望做强打响‘苑锦工坊’品牌,在线上开办网店,线下开办商铺,为社区发展增添活力。”李光兴信心满满地说。
短短一年,东风社区通过党组织建设、成立东风暖阳工作室、完善社区生活设施这一系列坚决有力的行动,让社区焕然一新。一个组织清晰、管理有序的安置小区正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昂首前行。
浏览量:4102
来源:新都融媒体中心 记者:刘正川
编辑:邱远华 责编:黄杨敏




0条评论